Karel Scheepstra和他的團隊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,研究了抑郁癥患者死后的人類腦組織。這些腦組織來自最近逝去的捐贈者,他們將自己的大腦捐贈給了荷蘭精神病學腦庫(NHB-Psy)。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?我們大腦中有一種叫做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,在抑郁癥患者身上不那么活躍。與預期相反,實際上發(fā)生了與炎癥相反的情況:免疫細胞受到抑制。
Karel Scheepstra(參與這項研究的研究員,同時也是阿姆斯特丹UMC的精神病學家):“在研究中,我們使用死亡后立即使用新鮮組織分離小膠質細胞,并將抑郁癥患者和對照組進行比較。我們在抑郁癥患者身上發(fā)現(xiàn)了異常的小膠質細胞,在臨終前最抑郁的患者身上發(fā)現(xiàn)了最大的異常。有趣的是,異常只出現(xiàn)在大腦的灰質中,而沒有出現(xiàn)在白質中。這表明,小膠質細胞與灰質中的神經(jīng)元和突觸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。我們還研究了變化的類型。多年來,我們一直假設抑郁癥與大腦炎癥有關,但我們現(xiàn)在看到的恰恰相反:不是神經(jīng)炎癥,而是免疫抑制型小膠質細胞。我們稱它們?yōu)橐钟粜∧z質細胞,我們想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可能的。CD200和CD47蛋白位于腦細胞和突觸上。它們與小膠質細胞相互作用,就像一種不要吃我的信號。我們所看到的是,這些蛋白質升高,導致小膠質細胞受到抑制,從而可能阻止它們清除受損的連接。"